羅馬尼亞王國

出自The New Order Wiki
(重新導向自羅馬尼亞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羅馬尼亞王國是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君主制國家。成立於1881年,當時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家族的卡爾王子被加冕為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他是第一個擁有這個頭銜的人。羅馬尼亞是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軸心國成員,現在是團結協定的成員國。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

鐵王冠沉重地砸在了這個帶血而勝利的王國身上,而就在20年前,王冠低垂,羅馬尼亞處於歷史最低點,她割讓了北特蘭西瓦尼亞和其他領土,以安撫匈牙利王國和他們新的主人大日耳曼國,也將領土割讓給蘇聯,被其羞辱。一個接一個的屈辱,讓鐵衛團在前空軍和海軍部長揚·安東內斯庫的領導下上台執政。

權力的繼承,讓這個巴爾幹國家響應了德國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東徵的號召。雖然羅馬尼亞的人民被這個號召嚇壞了,但正如阿道夫·希特勒宣稱的一樣,巴巴羅薩行動成功了。腐朽的大樓倒塌,羅馬尼亞王國的領土甚至擴大到支離破碎的蘇聯的前領土。

戰後

50年代成為了大羅馬尼亞之夢的最後一塊墊腳石。德國經濟的崩潰,讓許多歐洲國家陷入動盪,鄰國匈牙利也不例外,其以近乎陷入無政府狀態。匈牙利陷入困境,為鐵衛團提供了一個渴望已久和備受追捧的「宣戰理由」。

羅馬尼亞王國仍然懷著揮之不去的怨恨和憤慨注視著被割讓的北特蘭西瓦尼亞,在好戰的鐵衛隊和似乎永遠統治著鐵衛隊的揚·安東內斯庫的煽動下,羅馬尼亞採取行動,以與德國的共同利益為幌子,與德國達成看似一邊倒的交易:德國將支持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進攻匈牙利,羅馬尼亞放棄多布里奇的宣稱,並承諾向德國提供經濟援助。德國希望透過犧牲匈牙利來滿足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將這三國留在勢力範圍內。最後戰爭被調停,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現在處於同一聯盟。著也給團結協定的分裂留下了隱患。

政治

羅馬尼亞王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總理揚·米哈拉凱。它可能是所有團結協定成員國中擁有最民主和寬容政策的國家(多黨制、註冊選舉、多元主義等)。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羅馬尼亞將堅持其民主價值觀,盡管這並非沒有變化。政治譜系從基督教保守派到激進自由主義者,甚至農業社會主義者都有。

羅馬尼亞最終還將不得不決定特蘭西爾疆域的命運,這可能完全被遺棄(最著名的是在拉杜·康皮亞努的統治下發生)或者被分為羅馬尼亞多數民族地區,這些地區將加入羅馬尼亞本身,以及烏克蘭多數民族地區,這將獨立在「行政區」或實際的共和國之下,儘管它們仍然事實上是羅馬尼亞的實質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