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國

出自The New Order Wiki
(重新導向自法國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灰色-標識.svg  此條目是維奇法國,如果您找的是自由法國,請參見自由法國



法蘭西國(法文:État français),也稱為維希法國,是位於西歐的國家。它的南部與伊比利亞聯盟接壤,東南部與義大利王國接壤,北部與勃艮第騎士團國接壤,北方是聯合王國。該國是德國附庸國,其政治和軍事深受德國和勃艮第的影響。在外交上,作為德國的附庸國,法國是團結協定的成員,一般其外交立場與德國相同。

歷史

二戰與維希法國的成立

1940年,盟軍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慘敗,英國軍隊從敦克爾克撤退到英國後,法國戰線崩潰,德國軍隊迅速佔領法國北部,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巴黎。鬥爭。隨著法國軍隊瀕臨崩潰,法國政府(已從巴黎撤離到維希)與德國達成停火協議。法國政府原被允許繼續掌權,但其有效管轄範圍僅限於法國南部未被佔領的「自由區」(約佔法國本土戰前領土的45%)。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法國政府進行了大規模重組。菲利普·貝當元帥成為「國家元首」(實際上使他同時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兩個職位合併為一個職務),並起草了一部新憲法,賦予貝當非凡的權力。貝當廢除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這個國號,改國號為法蘭西國,或者俗稱維希法國。

早年

維希政權自1940年成立以來一直維持著在法國的統治,在此期間它試圖實施一系列名為「民族革命」和「民族復興」的社會轉型計劃。維希政權得到大多數軸心國和同盟國的外交承認,並被視為除分別被德佔阿爾薩斯-洛林和義佔薩伏伊之外的整個法國本土的官方政府。

第戰以軸心國勝利結束後,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領導層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其中大部分涉及將法國前戰時德國佔領區的領土重新納入維希法國本土,從而建立一個統一的法國。1949年底法國終於再次統一,官方首都回歸巴黎。然而,這需要付出代價的。

儘管軸心國做出這樣的決策,軸心國仍然對法國軍備施加了相當嚴厲的限制。將陸軍總人數限制在25萬人,空軍飛機總數不能超過750架,並對國家投資的任何類型的軍備研發實施嚴格限制。此外德國還有法國的軍事通行權。

法國的殖民帝國除阿爾及爾城和馬達加斯加外,都被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西班牙瓜分。戰爭和整個殖民帝國被瓜分為法國帶來了一個經濟停滯和衰落的時代。

戰後歲月

儘管第二戰已經結束,但維希法國的情況並沒有好轉。戰爭結束後不久,菲利普·貝當元帥就因年老而去世了。

西俄戰爭、德國的黨衛軍叛亂以及戰後德國的經濟崩潰將使維希法國的處境變得更糟。法國經濟已經受到二戰和維希條約的影響而陷入困境,隨後的經濟大蕭條使得維希法國或多或少依賴德國來維持經濟,而德國的經濟看起來相當糟糕。最重要的是,法國東北部被希特勒劃給了海因里希·希姆萊。

1962年的維希法國是一顆隕落的明星。它的經濟一團糟,它的政府不受歡迎,它的政壇一團混亂,它的殖民帝國已成為過去的記憶。其在軍事被限制到和非軍事國家還要無異。還有南美洲的殖民地被美國及其盟友佔領。甚至它的首都也被黨衛軍一分為二。法國的情況看起來不太好。

經濟

法國仍飽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和維希條約對其施加的限制的影響,嚴重依賴德國經濟維持生計,因此成為1950年代經濟崩潰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和平條約成員國之一。1962年其經濟仍舉步維艱,日耳曼尼亞得到的幫助也微乎其微。

遊戲中

遊戲開始時,法國政府控制的領土比舊法蘭西共和國曾經控制的領土要小。德國內戰爆發後,勃艮地將對法國宣戰。這場戰爭是無法獲勝的,並將導致法國國家進一步縮小到法國本土面積的三分之二。

如果法國是團結協定的成員,而施佩爾或馬丁·鮑曼任元首,那麼當勃艮第在勃艮第之春事件中崩潰時,法國將有機會收回勃艮第的法語地區屆時,統一條約將能夠對勃艮地發動入侵,法國將重新獲得土地。